人文史话丨荡口古镇与华氏家族
2023-06-25 16:26:16
无锡市慈善总会

砥砺心志,拓荒立家

据《百年家族》中有关“太湖旧族”的记述,“无锡华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周代,周封微子于宋,传十世。其后裔封于华,始以邑为姓氏。汉魏时居大梁,已是望族。东晋末,华姓中已有很多人居住在无锡。”无锡华氏子孙后裔支脉众多,分布于今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其中尤以迁居荡口的“鹅湖通四支”最为兴盛。

荡口华氏尊随晋室南迁的华原全为“始祖”,尊为战死之父终身不行冠礼的华宝为“孝祖”,尊华贞固为“始迁祖”。华贞固(1341—1397年)名悰韡,字公恺,号贞固,《华氏宗谱》载其品性端正,吃苦耐劳,且头脑聪慧,善于经营。明代洪武年间,华贞固奉父亲华幼武之命,自梅里乡的隆亭堠暘(今东亭和坊前之间)迁居荡口,克服重重困难,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奠定了荡口华氏家族后世家业繁兴的物质基础。

勤勉屯田的同时,华贞固效法吴地先祖泰伯,秉持儒家仁义传统,以德服人。他自习医道,家中常备草药,“济人之困”,“义声洋溢于东南,士大夫争欲识其面,凡论故家子弟之善保先业者,必以处士为首称”(明赵友同《明征孝廉贞固处士传》)。朝廷下诏征“孝廉通经儒士”,郡邑举荐华贞固,他却坚辞不受,更博得了乡人的敬重。

其子深受父亲影响,处世行事皆奉仁德为第一准则。为免除更多族人的兵役之苦,长子兴仁挺身而出,远赴湖南戍守十年;次子仲谆协助父亲垦荒屯田成功后,出资在乡里建桥筑堤,还减少佃农的租金,广行善举。华贞固亦是华氏宗族文化的创建者,他嗜好读书,十分博学,笔耕不辍,修撰宗谱的同时,辑录名士先贤名言佳句为《虑得集》,以训导子孙后裔弘扬家族精神。


亲慈子爱,孝德治家

荡口华氏的家族文化,以“尚德重义”为其精髓,德以孝为先,义以忠为重。《虑得集》中有多处关于孝德的理解表述,华贞固认为孝德应当体现在家族子弟日常的行为规范之中,对待活着的长辈要精心侍奉,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的关心要体贴入微。对待逝去的先人,也要礼敬有加,祭祀祖先时,大至礼仪规制、小到祭祀用具都不能马虎应付,必须使用清洁的食品和器具,供奉也不能厚此薄彼,丰近简远。

有关荡口华家的孝德善举典型事例颇多。华贞固的长子,曾自告奋勇代表族人参军远戍湖南长达十年,这期间,他的母亲患病七年有余,弟弟华仲谆“事母至孝”,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冰雪寒冬,常年守在母亲床边,亲手调制汤药,丝毫不敢怠懈。华贞固第七代孙翰林学士华察致仕还乡之后,特意建造了一座专事奉养父亲的园子,以让老父亲欢度“桑榆晚景”之意命名为“桑榆园”。

有一次,华察家中遭到抢劫,老父被劫为人质,面对强盗的勒索,华察主动交出钥匙,任由他们洗劫家中贵重物品,只求盗匪不要伤害老父亲。华察自己晚年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时,他的小儿子,时任礼部主事的叔阳特地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割下胳膊上一片肉做药引,其做法虽不科学,但其孝心虔诚之至,极为感人。

近现代儒商华鸿模也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青年时赴京赶考,“甫出闱”,接到家书得知父亲生病,他立刻调头往回赶。经过天津,又接到家书说父亲的病已痊愈,他依然毫不犹豫继续回家的旅程,日夜兼程直至赶回家中见到父亲已安然无恙才彻底放下心来。

长辈们亲身垂范,儿孙辈自然上行下效,血缘相亲的孝德文化成为华氏家族繁衍生息、维系族群后裔的强大精神内源力。


书香门第,耕读传家

几百年来,荡口华氏家族深受吴地崇文重教之风的浸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教养子弟知书明理一直是华家毫无懈怠的追求。元末的兵荒马乱中,全家拼死从兵燹废墟中抢夺出来的“财物”,并非什么金银细软,而是华贞固父亲华幼武的诗稿,从中可见一个书香门第非同寻常的财产观。

明初,因太祖朱元璋嫉恨华氏族人曾资助过当年“割据”江南、建立“东吴”政权的张士诚,一度降旨剥夺华家子弟科举入仕的资格,华贞固等几代人终身只能以“处士”身份自居,力田为业。科举禁令解除后,明清两代,荡口华氏家族前后出了22个进士, “位列群族之首”,成为闻名江南的科举名家。

荡口华氏第一位进士是明丙辰(1496)华昶。整个明清时期,无锡地区总共出了两个榜眼, 竟然都是华氏子弟,一位是明天启五年的华琪芳,另一位是清顺治十六年的华亦祥。华家父子、祖孙同中进士更被传为佳话,父子进士如华舜钦、华启直,华察、华叔阳;祖孙进士如华启直、华允诚;华允诚、华王澄,真可谓“耕读传家”之风代代盛行,宅院门庭间书香袭人。

华家对子弟的教育培养,注重家学承传的同时又不囿于家学,通过广择良师、与社会精英名流交往等方式,扩大子弟求学的眼界视域。明中期以后“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江南吴地盛行,这时的华氏子弟结束了在家塾中的学习便多方外出求学,以求深造。华家子弟与东林书院多有交集,还专请名师到家中开设讲席。无论是否拥有科举进仕的资格,荡口华氏家族对子弟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唯科举是从,而更重视经世致用之“实学”。这种具有现代特色的家族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家族子弟的人生观,使他们立身择业常有超越时俗的眼光和头脑。近现代以来,融入“实学” 精髓、务实开放的华氏家教,在兄弟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锡绣大师华璂等身上得到生动印证。


忠正仁德,道义持家

荡口华氏家族之所以历经几十代而兴势不颓,其核心支撑力当源自始迁祖华贞固所订立的“忠厚传家,力行德义”之家训。经历过元末战乱家业颓败、家财尽失之痛的华贞固在其《虑得集》中写道:“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明清以至于近现代的几百年间,荡口华氏以勤勉“力田”为本业,对内以“孝悌”维系亲情伦理,以诗礼涵养内质,对外则秉持忠厚仁德的处世之道,借助创设兴办义仓、义田、义庄、义学、义栈等多种形式周济族人,普惠邻里,扩大家族影响,确立家族声望。

首位在荡口创办义田的,是辞官归乡的翰林学士华察。目睹乡族百姓深受劳役之压、生活困苦的情状,华察的内心十分不安,深感为官多年的自己有义务为改善故乡民众境遇、并进而缓和底层民众与朝廷的紧张关系出力。经与父亲及兄弟商量,他率先捐出自家半数良田约五千亩,将之分给无田产的穷苦佃户。为了让这些佃户放心,他还当众焚毁田契,以表决心与诚意,令分得田产的佃户喜出望外、感激异常。与此同时,华察又召集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辈与富裕大户商讨设立家族“役田”,根据各家各户承担乡役的数额,量多者按3%,量少者按5%捐出名下田产充当“役田”,集中经营。“役田”产出应役之外,多余的收成则专门救助族内缺少劳力的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人家的生活,包括资助这些人家子弟的求学费用。

义田及其管理机构义庄,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而且极大推动了乡村文化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荡口华氏义庄有老义庄、新义庄之分。老义庄的创办人是华进思,他于清乾隆十年(1745)置办义田1340亩,以赡族扶贫、助学济困为目的建立了荡口首个义庄,当地人称之为老义庄。其后,“其子华公弼又补捐了50亩,并将族内上千亩祭田并入义庄。后来族内慷慨之士继续捐集,再用义庄历年余资购田扩充义庄规模。至清末,老义庄义田总数逾7000亩,接近荡口华氏拥有耕地总数的十分之一”。鸦片战争后国运颓败、民生艰难,需要救助的贫困户急剧增加,“四穷(鳏寡孤独)之待哺殊多”,老义庄供给有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华清莲到华鸿模华绎之祖孙,一家几代人矢志不渝,代代相承捐建新义庄。一时间,周边乡镇其它姓氏宗族也纷纷效法,建立义庄在无锡地区蔚然成风,在改良地区社会风气,提升乡民道德水准,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明代曾主持无锡东林书院的著名学士高攀龙评说道:“吾邑惟华氏族最大,他族不得望矣。自赵宋来,古墓之存,子孙能世守者,惟华氏;世有素封,科第相望不绝者,惟华氏;牒谱明,子孙析居他郡邑,皆知所根蒂者,惟华氏。其族多敦宗盟,重祭祀,有古世家风。”荡口华氏家族无疑赋予这座美丽的江南古镇以深厚的人文底蕴,芳泽流长。

荡口古镇,位于江南名城无锡东南部河网密布、湖汊纵横的沃野之地。古镇东面,有一片水域延展八千亩的湖荡,名为鹅湖(一名濠湖)。由空中俯瞰,这片湖荡地貌形似鹅肫,因而民间俗称“鹅肫”荡,又称“鹅真”荡。位于鹅湖西边的古镇,是鹅真荡的口岸,故名“荡口”。今天的荡口古镇,其行政区划归属锡山区鹅湖镇。

关于荡口古镇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流脉,《泰伯梅里志》记载,荡口在元明以前不甚著称,至明洪武年间华贞固居此,“其名始显,四百年来,高门巨阀,栉比鳞次,皆华姓也”。今天,当人们漫步在荡口小巷青苔斑驳的石板路上,曲回于小桥流水人家之间,华氏明清建筑群、华氏始迁祖祠、老义庄、果育鸿模小学……荡口古镇的历史罕见地与一个家族紧密联结在一起,那就是江南望族之一的华氏家族。

图片上传中...